1、《北京企业劳动者工伤保险规定》的适用范围
1.与企业形成劳动关系的外籍职员和港、澳、台职员,不列入工伤保险基金统筹范围。发生工伤后,可以进行工伤认定、评定伤残等级,工伤待遇由企业支付。
2.企业集团中的事业单位,已参加了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成本统筹的,应当参加工伤保险基金统筹。
3.非独立法人的企业,已在企业所在地的区、县参加养老保险、大病医疗成本统筹的,需要在企业所在地的区、县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的,或企业集团下属的独立法人单位,需要到企业集团所在地的区、县办理参保手续的,经企业主管部门赞同,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其工伤保险也可以在企业所在地或企业集团所在地的区、县办理参保手续。其工伤认定、工伤评残、工伤保险待遇核定也由该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办理。
4.参统企业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基数不包含返聘的离退休职员和实习职员,但聘用的离退休职员和实习职员发生工伤,可以进行工伤认定、评定伤残等级、核准待遇,聘用的离退休职员工伤保险待遇由聘用单位支付,实习职员先由企业垫付。
2、工伤认定范围
5.第六条第项中“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是指企业职工在实行本单位当班的班、组长以上领导临时指派的与企业生产或职工正常工作有直接关系的任务;“紧急状况”是指企业出现险情,急切需要处置解决而又来不及请示单位负责人的状况。
6.第六条第项中“本单位负责人”是指本单位相当车间主任级以上负责人。
7.第六条第项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原因”是指企业职工的工作职位是在有职业风险原因的环境中。“职业病”需要是经市卫生局指定的职业病诊断医院在其职业病诊断范围内予以确诊,并符合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病人处置方法的规定》中列入名单的职业病。
8.第六条第项中“生产、工作的时间”包含本单位领导赞同和安排的加班加点工作时间;“不安全原因”主要指职工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地区内,企业设施设施的缺点、或生产工作环境不符合国家法规需要、或不可抗力的意料之外灾害等原因。
9.第六条第项中“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是指职工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地区内,在其工作职位上和履行职责范围内的职责时遭致人身伤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