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逮捕了如何处置
诈骗罪犯罪人被逮捕后,其后续处置步骤需遵循法律规定,具体如下:
1.对于仍需继续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假如符合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条件,可以依法对其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这一手段旨在确保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2.在处置过程中,会依据诈骗数额及犯罪情节来定罪量刑。具体而言:
假如诈骗数额较大,将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若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紧急情节,将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类规定旨在依据犯罪的紧急程度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
3.《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对逮捕后的审察批准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
公安机关在觉得需要逮捕时,应在拘留后的3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察批准,特殊状况下可延长。
人民检察院应在接到提请后的7日内作出决定,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立即释放。
2、诈骗罪赔偿后如何量刑
找法网提醒,诈骗罪犯罪嫌疑人在赔偿被害人损失后,其量刑会遭到肯定影响。
1.依据法律规定,假如将全部诈骗的钱款归还,可以降低基准刑的30%以下,但判刑仍需依据诈骗金额进行计算。
2.诈骗金额的大小是决定量刑的重点原因。法律规定了三个档次的量刑标准: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紧急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紧急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对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了详细规定。
这类规定为司法机关在审理诈骗罪案件时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4.《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还规定了公诉案件的和解程序,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诈骗案件,假如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并赔偿损失获得被害人谅解,双方可以和解。
这一规定为被害人提供了更多的救济渠道,也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
诈骗未遂该怎么样处置
对于诈骗未遂的行为,法律同样有明确规定。诈骗未遂是指已经着手推行诈骗行为,但因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是什么原因而未得逞的状况。
1.依据《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到诈骗罪未遂的处置,应以诈骗罪定罪,但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诈骗未遂犯所导致的实质风险程度、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与案件的具体状况等原因。
通常情况下,因为未遂犯所导致的害处比既遂犯轻些,因此会对未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情节特别恶劣、风险后果紧急、人身危险性大的未遂犯,也可以与既遂犯同等处罚,而不予从轻或者减轻。
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也体现了对未遂犯的宽严相济政策。在处置诈骗未遂案件时,司法机关应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确保量刑的准确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