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纠纷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或者是由合同纠纷有联系的地址的人民法院管辖。总之,发生劳务合同纠纷,双方可以诉讼至当地的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来解决纠纷。
劳务合同纠纷管辖归哪个管?
劳务合同纠纷管辖归哪个管?
1、劳务合同纠纷管辖归哪个管
合同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当事人双方也可以通过协议方法约定由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质联系的地址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能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用管辖的规定。
2、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劳务合同不是劳动合同,从法律适用看,劳务合同适用于《民法典》所调整,而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法》与有关行政法规所调整。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1、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则需要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合同的主体不可以同时都是自然人;劳务合同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都是法人、组织、公民,也可以是公民与法人、组织。
2、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合同的双方主体间不只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劳动者除提供劳动以外,还要同意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规章规范等,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职工。但劳务合同的双方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彼此之间无从属性,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各自独立、地位平等。
3、主体的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薪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而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
4、报酬的性质不同。因劳动合同的履行而产生的劳动报酬,具备分配性质,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不完全和不直接随市场供应求购状况变动,其支付形式总是特定化为一种持续、按期的薪资支付;因劳务合同而获得的劳动报酬,按等价有偿的市场原则支付,完全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是产品价格的一次性支付,产品价格是与市场的变化直接联系的。
5、用人单位的义务不同。劳动合同的履行贯穿着国家的干涉,为了保护劳动者, 《劳动法》给用人单位强制性地规定了很多义务,如需要为劳动者交纳社会保险、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薪资不能低于政府规定的当地最低薪资标准等,这类需要履行的法概念务,不能协商变更。劳务合同的雇主一般没上述义务,当然双方可以约定上述内容,也可以没有上述内容。
6、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合同主要由民法、经济法调整,而劳动合同则由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范调整。
以上就是关于劳务合同纠纷管辖的有关内容。应该注意的是劳务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它们在主体资格、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主体的待遇、报酬的性质、用人单位的义务和适用的法律等方面有所不同。
引使用方法条
中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