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认定丢弃行为而丧失继承权的行为
丢弃被继承人致丧失继承权,需从以下方面认定:主体是有法定扶养义务的继承人;主观上是故意,即明知自己行为会损害被继承人权益仍为之;客观上表现为对被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拒不履行扶养义务,使被继承人处于生活困难、无人照料境地。
比如,子女有能力却将年老多病爸爸妈妈弃之不考虑,不提供生活成本、不照顾生活起居等。但丢弃情节紧急才会致使丧失继承权,司法实践中会综合多种原因判断,若继承人确有悔改表现且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事后在遗嘱中将它列为继承人,则可不确认其丧失继承权。
2、如何认定丢弃罪行为的规范是什么
认定丢弃罪需符合以下标准。第一是主体,需要是对被丢弃者负有法律上扶养义务且有扶养能力的人,譬如爸爸妈妈对未成年子女等。第二是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再者是客体,侵犯的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最后是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情节恶劣一般指因丢弃致被害生活活无着流离失所、在丢弃中对被害人打骂虐待、丢弃致被害人重伤死亡、使被害人被迫自杀等状况。若符合上述要件,可能构成丢弃罪,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如何认定丢弃罪名行为是不是犯罪
认定丢弃罪需考虑以下方面。第一,主体为对被丢弃者负有法律上扶养义务且有扶养能力的人,如爸爸妈妈对子女、子女对爸爸妈妈等。第二,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
客观方面,丢弃行为需要达到情节恶劣程度才构成犯罪。情节恶劣一般指因丢弃致被害生活活无着流离失所;在丢弃过程中对被害人打骂虐待;丢弃方法恶劣;导致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自杀等紧急后果;丢弃动机极其卑鄙等。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主体、主观、客观条件,才能认定丢弃行为构成丢弃罪,根据法律,犯丢弃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当探讨如何认定丢弃行为而丧失继承权的行为时,要明确丢弃需达到肯定紧急程度且有故意为之的主观故意。譬如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一旦被认定为丢弃行为致使丧失继承权,后续还可能影响有关遗产分配的其他事宜,像一同继承人之间的份额调整等。你是不是在这方面存在疑问呢?假如对于丢弃行为的认定标准、后果影响或者有关法律规定还有不了解的地方,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你详细解答,帮你明晰其中的法律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