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楼”讨薪资三兄弟被拘留●追踪
昨日,早报A11版报道四川来泉打工的张坡三兄弟,为讨回被欠的5万元,爬上5楼,以“跳楼”相逼讨薪。最后,在多方努力下虽然拿回了血汗钱,三兄弟却面临着治安拘留。
近年来,“跳楼讨薪”现象屡有发生,引起各界关注。
劳动部门:有纠纷,必须要投诉
“携带足够的证据到劳动部门投诉,如此的现象完全可以防止。”泉州劳动监察大队一位负责人在同意采访时说。
今年11月份泉州劳动监察大队处置的薪资纠纷案件就有60余起。“只须有来投诉的,几乎都已经解决了。”
对于符合条件的投诉,且状况不是非常复杂的,劳动监察部门在收到投诉登记表五个工作日内,将依法受理,并于受理之日起立案查处,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
“务工职员对这个时间极少有定义。”这位负责人介绍,尤其是到了年关,劳资纠纷案件相对集中,尤其是建筑行业欠薪投诉现象比较突出,不少外来工又急着回家春节,在时间上需要比较苛刻。
他特别提醒,务工职员在投诉时必须要提供能证明劳工关系和拖欠薪资的证据。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应提交劳动合同复印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可提供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可以证明身份的证件作为凭证。因此,务工职员从聘用刚开始,就应该留神采集有关证据。
市总工会:极端讨薪不可取
“太极端了,实在不可取。”谈起“跳楼讨薪”事件,市总工会副主席蔡金宝说,在遇见欠薪问题时,务工职员必须要了解通过劳动、工会等部门,借助合法途径讨薪。
“工会是工人组织,为外来工讨薪也是大家分内事。”蔡金宝说,近年来,泉州总工会一直在推行企业“承诺按时足额发放薪资”,旨在树立一批不欠薪企业,打造好的公司形象,让务工职员有保障。“就是要把不欠薪企业与欠薪企业划清界限。”
蔡金宝说,在讨薪时最常碰到的就是工价不明。因此,工人在做工时,每月的工单都应保存好,以防出现劳资纠纷时没证据。到一个地方上班时,也应该先熟知厂里的一些规定,假如有苛刻条约的,可与时举报,“要不到时候工厂以各种名义扣罚工人,也是哑巴吃黄连了。”
她提醒务工职员,在遇见欠薪或克扣薪资时,“低于两个月就要举报”,她说,时间拖得越久,总是在处置时会越复杂,个人权益被侵害的可能性就越大。
法院:可依法向法院起诉
泉州中院宣传科的同志介绍,当务工职员发生劳动纠纷后,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假如对仲裁裁决有异议的,都可以依法向当地法院起诉。
由劳动仲裁部门作出仲裁后,再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是劳资纠纷问题中法律解决途径的需要程序。如果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的仲裁判决,都可依法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