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妻间协议结婚以后是不是有效
你想问的可能是夫妻间结婚以后签订的协议是不是有效。通常而言,夫妻结婚以后签订的协议若满足以下条件则有效:一是行为人拥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即双方精神、智商正常;二是意思表示真实,没有欺诈、胁迫等情形;三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譬如协议约定限制一方基本人身权利等条约就可能无效。
容易见到的夫妻财产协议,只须是双方自愿协商,内容合法,就能在夫妻间产生法律效力。若涉及对第三人权益影响的,还需满足特定条件才对第三人有效。
2、夫妻间协议结婚以后财产怎么样分配
夫妻间关于结婚以后财产分配的协议即婚内财产协议。该协议需符合法定要件才有效。第一,双方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第二,意思表示真实,没有欺诈、胁迫等情形;再者,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别人合法权益。
婚内财产协议对双方具备法律约束力。通常来讲,协议可约定结婚以后财产归各自所有、一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一同所有。譬如,可约定某一方名下的房地产、存款等结婚以后仍归其个人,也可约定双方薪资等收入为一同财产。一旦签订,双方应依约履行。若一方违反协议,另一方有权依据协议需要他们承担违约责任,维护自己财产权益。
3、夫妻间结婚以前财产怎么样界定才合法
结婚以前财产是指在结婚登记前夫妻一方就已经获得的财产。
依据法律规定,一方的结婚以前财产明确是个人财产。界定重点在于财产获得时间。譬如,一方在结婚以前购买的房地产,即使结婚以后才办理房地产证,仍是结婚以前财产;结婚以前购买的汽车,登记在一方名下,也是结婚以前财产。
判断办法主要依据有关凭证,如购房合同签订时间、付款凭证时间、汽车购买发票时间等。同时,结婚以前财产在结婚以后的孳息和自然增值部分,一般也是个人财产。但假如结婚以后对结婚以前财产进行了重大修缮、改良等,使财产价值显著增加,这部分增值可能存在不同看法,需具体状况具体剖析。总之,以财产获得时间及有关凭证为核心,能较为准确地界定夫妻间结婚以前财产。
夫妻间结婚以后签订的协议是不是有效,除去上述提到的条件外,在实质履行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变数。譬如,协议签订后,假如一方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会不会影响协议的继续履行?或者当双方对协议中的条约理解出现分歧时,该怎么办?这类都是在考虑协议效力时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假如你对夫妻结婚以后签订协议的有效性还有其他疑问,或者在协议履行等方面存在困惑,欢迎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更精确、更详细的解答,助你消除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