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当得利多少可以起诉
对于不当得利,无论金额大小,只须存在不当得利的情形,受损失的一方都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事实上,法律并没对不当得利的立案金额作出明确规定,这意味着,即便是不大的金额,如几元、几十元或几百元等,只须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受损失方都可以通过法律渠道来维护我们的权益。
因此,不当得利的起诉并不受金额大小的限制,重点在于是不是存在不当得利的情形。
2、不当得利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法律快车提醒,不当得利的成立需要拥有以下四个特定的条件:
1.一方受利益。这具体是指一方当事人因肯定的事实结果而得到了某种财产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财产的积极增加(如获得现金、物品等),也可以是消极增加(如债务降低、成本免除等)。
2.他方受损失。这里的损失是指因肯定的事实结果致使财产利益总额的降低,既包含积极损失(如财产的直接损失),也包含消极损失(如机会的丧失、利益的降低等)。
3.因果关系。即一方受益与他方受损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一方的受益是他方受损的直接缘由,二者之间有变动的关联性。
4.没合法依据。这是不当得利构成的实质条件,即受益方获得利益没法律上的依据或合同上是什么原因,该得利即为不正当的。
3、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关于不当得利,国内法律有明确的规定:
1.《中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没合法依据,获得不当的利益,导致别人损失的,应当将获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2.《中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也涉及了与不当得利有关的情形,即“将代为保管的别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将遭到刑事处罚。
综上所述,不当得利作为一种民事纠纷,其起诉并不受金额大小的限制,重点在于是不是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同时,国内法律对不当得利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为受损失方提供了法律保障。